联络我们

青草巷不再青

槟城市政局要砍掉青草巷的树来加宽道路,已引起越来越多槟城人民的不满。青草巷因一路有这些树点缀,才名符其实。这些树可说是槟岛天然遗产之一,难怪人民对市政局要以柏油和水泥取代该处的绿荫深表不满!

市政局没做过任何适当的民意咨询,就决定砍树和加宽道路来缓和交通拥挤。不幸的是,不管是地方当局还是中央政府机构,处理事情忽略咨询民意的作风,几乎如同一辙。不只是引发争论的加宽道路措施如此,甚至连特大型的计划,如提出连接槟岛和半岛的海底隧道计划,也没做过任何适当的民意咨询。

市政局看来已经决定了加宽道路,但为了要缓和公众的不满,便提出了自以为巧妙的解决方法。现在,当局告诉我们,这些树不砍了,“挽救”的办法是将它们移种别处!在与非政府组织及居民的对话会上,市政局工程部副主任拉贞德兰说,大概会移种 62 棵树,只保留 18 棵。总之,超过三分之二的青草巷现有树木将会消失。

对此所谓解决方法,槟消协若用最厚道的话来说,此举犹如只见树木不见林。首先,这不是砍树或移种的问题,而是保护当地绿色环境的问题。移种取代砍树,根本无所差别。人民不满的,其实是当局为多容纳几辆车而牺牲了该地苍翠的环境。

其次,也是更重要的、更大的问题,即交通控制和管理问题。加宽道路来解决交通拥挤问题,目前已成为当局的不二法门。但是,全世界所做的无数研究已证明这个方法行不通。加宽道路,只能短期缓和交通拥挤,无法根本解决问题,因为道路一加宽,会吸引更多汽车使用,很快又交通拥挤了。更何况做这些研究的国家,没槟城所面对的车辆指数式增加的问题。槟城有 160 万居民,却有超过 2 百万辆汽车;车多过人!这里的车辆每年增加 9% ,人口才 2% 。车辆增加得这么快,加宽道路只能短期缓和问题吧了。

如果当局不愿考虑别国的经验,我们促请当局考虑一下我们自己的经验教训,尤其是前一次加宽青草巷的经验教训。一直到 1970 年代,青草巷的宽度只有目前的一半。目前路中间的分路堤,其实是以前的路边。现在说要砍的树,以前就在路旁了。多得当时人民反对,这些树才得保留在分路堤上到今天。加宽道路果然解决了交通拥挤问题,但只是短期。现在就很清楚了:道路即使加宽了两倍也解决不了问题。当局为何还要再来这一套,而且加宽的不多,却要付出很高的环境成本?当加宽道路的效益到了极限,当局又怎办?把青草巷改为高速公路?当局要什么时候才得到教训呢?

槟消协呼吁当局别动青草巷的树。如果树枯了,就在原地再种一棵。当局应该更注意预防树木枯萎,不是找借口来把树木砍掉。

对交通问题,至今为止,当局只关心制造问题的一方,没理要求解决问题的一方。除非当局有政治意愿,以提高泊车费和征收繁忙时间道路使用费来减少路上的私家车,否则只靠加宽道路是解决不了问题的。当局应该寻找整体的和长期的解决方案,认真实行槟城交通大蓝图。